涉及煤气的有限空间作业,程序、氧含量、一氧化碳报警器浓度检测等不符合标准要求。钢铁企业涉及煤气的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执行《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9号)和GB6222相关要求,进入煤气设施内部作业,应实施危险作业审批,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将可能危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CO的空间与作业地点隔开,并设专人监护,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检测指标应包括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物质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指标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要求。
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等危险作业,在雷雨天进行;作业时,没有煤气防护站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未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及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带煤气作业相比常规煤气设施吹扫置换合格后的相关作业,作业过程危险因素复杂、风险较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幅增加,钢铁企业应严格执行GB6222要求,规范实施。
生产、储存、使用煤气的企业在可能发生煤气泄漏、聚集的场所,以及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未设置固定式煤气检测报警仪和安全警示标志。钢铁企业可能发生煤气泄漏、聚集的场所,以及煤气区域的值班室、操作室等人员较集中的地方,容易因临近区域煤气设施失修、故障以及生产异常等因素出现煤气泄漏、积聚,从而引发人员中毒等事故。